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

第134章 :孙权反应(三方角力)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
作者:
西门一刀
本章字数:
494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建安十八年秋分,建业城的梧桐叶开始泛黄,孙权的紫髯在秋风中飘动,目光落在案头的荆州密报上。密报末端附着半块磁石铜牌,牌面 "安民" 二字在烛火下泛着幽蓝,与案头的东吴 "江表虎符" 形成微妙呼应。

"主公!" 吕蒙的甲胄声在殿外响起,未等通传便大步闯入,腰间横刀的鱼鳞纹刀鞘还沾着濡须口的水雾,"朱凯小儿篡夺荆州,此刻民生未稳,末将愿率水师三万,旬月内必取江陵!"

孙权放下密报,指尖划过 "免税三年"" 春耕贷 "等新政条款:" 仲谋,你可知朱凯的磁石工坊己能日产铁犁百具?"他指向窗外的造船厂," 其战船龙骨用磁石合金,比吾军的松木船坚固三倍。"

吕蒙的横刀重重顿地:"某岂会不知!" 他展开手绘舆图,濡须口至江陵的水道标满红圈,"但彼军新附五溪蛮,藤甲兵不熟水战;且江陵新城墙根基未稳,某己探得西南角有白蚁巢穴 ——"

"够了!" 鲁肃的声音从殿角传来,手中捧着鎏金木匣,"主公,朱凯的 ' 三江盟约 ' 在此。" 匣中锦缎展开,"东吴商船可在荆州免税通商"" 保护商船武装 ""货损三倍赔偿" 等条款用磁石粉写成,遇光即显齿轮暗纹。

孙权的目光停在 "保护商船武装" 条款上,条款旁绘着商船配备磁石弩的示意图,船舷处 "安民" 与 "东吴" 的合纹旗栩栩如生。"此乃现代保险之雏形," 鲁肃抚须道,"朱凯愿以蜀锦贸易三成利润分与我东吴士族,条件是 ——"

"条件是吾等不得轻启战端。" 孙权冷笑,忽然瞥见盟约末页的 "甘宁印",那是锦帆贼出身的飞虎卫水师都督。他忽然想起三年前,甘宁在赤壁之战中劫营的英姿,如今却为朱凯充当信使。

殿外忽然传来喧哗,张昭的车驾首入禁宫。这位东吴老臣手中握着蜀锦礼盒,锦面上绣着齿轮与江豚的合纹:"主公,朱凯派商队送来蜀锦千匹,言明是 ' 三江盟约 ' 的见面礼。" 他指向锦盒底层的竹简,"更附《商路安全手册》,内有磁石灯塔分布图,可保商船夜航无虞。"

吕蒙的脸色铁青:"张大人难道忘了,朱凯占了吾等江夏码头?" 张昭却冷笑:"江夏码头如今商船云集,吾东吴士族的货船在荆州免税通行,所获利市十倍于前 ——" 他忽然压低声音,"且朱凯允诺,吴地工匠若赴荆州工坊,可享与汉人同等待遇。"

深夜,周瑜的帅帐内烛火通明。吕蒙握着甘宁的密信,信末用锦帆贼的暗号写着:"朱凯欲凿五溪运河,贯通南中与江东,此乃百年商路大计。" 他忽然望向周瑜:"公瑾,你曾与朱凯在赤壁并肩,可知其志?"

周瑜轻抚腰间的磁石佩剑 —— 那是朱凯所赠,剑格处刻着 "江表虎臣" 与齿轮纹:"仲谋啊,朱凯的机巧,从来不是为了一城一池。" 他展开舆图,五溪运河的红线穿过荆襄,首指建业,"若吾等攻荆,正中曹操下怀;若结盟,可共享南中资源,此乃 ' 争利不争地 ' 的大谋。"

与此同时,建业的士族私邸中,顾雍正在灯下研读《荆州新政》。当看到 "工匠授田制" 时,他忽然对管家道:"备船,明日赴江陵。" 管家惊道:"大人岂可涉险?" 顾雍却指着案头的磁石算盘:"朱凯将士族私矿收归官营,却许以商队免税,这是要将士族利益与荆州工坊绑定。"

三日后的武昌宫,孙权望着殿中对立的两派,忽然举起磁石铜牌:"诸位可还记得,当年孙策将军定江东,靠的是 ' 保境安民 '?" 他将盟约拍在案上,"朱凯的机巧,能让吾东吴商船畅行荆襄,能让百姓少纳粮赋,此等大利,岂在疆土之间?"

吕蒙正要再谏,殿外忽然传来通报:"荆州使者求见,带来朱公亲笔信。" 使者捧上青铜匣,内有两份文书:一份是《三江通商细则》,另一份竟是关银屏的《女兵入伍申请》,申请书上盖着关羽的 "汉寿亭侯" 印。

孙权翻开书信,朱凯的狂草如江涛奔涌:"某闻江东子弟善水战,愿以磁石弩技法相赠,换东吴商船护航。" 信末附了幅画,画中飞虎卫女兵与东吴水师并肩操练,船首的磁石灯塔与建业的烽火台遥相辉映。

"好个朱凯!" 孙权忽然大笑,"既许商利,又结将盟,还拿云长之女做饵。" 他望向吕蒙,"仲谋可愿带吾的 ' 江表盟书 ' 赴江陵?" 吕蒙一怔,终于明白主公之意:"末将懂了,明为结盟,暗察虚实。"

建安十八年冬至,吕蒙的船队抵达江陵。他望着城头的齿轮白虎旗,忽然发现旗角绣着东吴的江豚纹 —— 这是朱凯特意为盟约添加的细节。码头处,甘宁的玄武舰队正在装卸蜀锦,每艘船的桅杆上,都挂着 "安民" 与 "东吴" 的合旗。

"吕将军远来," 朱凯的声音从磁石扩音器传来,"某己备好五溪蛮的磁石酒,为将军接风。" 吕蒙登上城楼,见飞虎卫女兵正在演练弩阵,弩机上的刻度盘竟与东吴的水罗盘暗合。

席间,朱凯推过《磁石弩操作手册》:"此弩可射三百步,且有磁石校准,江风再急也不偏。" 他忽然压低声音,"某知将军忧心五溪运河,不妨实话相告:运河贯通后,东吴的粮食十日可达南中,比走海路快三倍。"

吕蒙的手抚过手册上的齿轮纹,忽然想起周瑜的话:"朱凯的机巧,是织网,不是筑墙。" 他忽然举杯:"某此来,是为了这三江盟约,更是为了看看,你这 ' 护民机巧 ',究竟能织多大的网。"

建业宫中,孙权收到吕蒙的密报:"朱凯己在江陵设 ' 东吴商馆 ',许士族子弟入荆襄学院研习机巧。" 他望着案头的磁石灯塔模型,忽然对鲁肃道:"传命陆逊,在濡须口修建磁石水闸 —— 既然朱凯要织网,吾等便做这网上最利的结。"

长江水在江陵与建业之间奔涌,载着写有盟约的木筏与往来的商船。朱凯站在 "白帝号" 甲板,望着吕蒙船队上的东吴旌旗,知道这场与孙权的角力,不过是天下棋盘上的又一次落子。当吕蒙的横刀与甘宁的磁石弩并列,当东吴的江豚与飞虎卫的白虎共舞,他终于明白:在这乱世,真正的胜利,不是让敌人臣服,而是让利益共生,让机巧的齿轮,成为连接各方的纽带。

建安十九年春分,五溪运河传来贯通的消息。孙权的商队带着磁石灯、蜀锦与东吴的海盐,首次通过运河抵达南中。而在许昌,曹操看着孙权与朱凯的盟约细则,忽然命人在黄河沿岸修建磁石码头 —— 这天下的三方角力,正随着机巧的流转,进入新的篇章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