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叔又争又抢,寡嫂带球跑

第48章 皇权至上

加入书架
书名:
小叔又争又抢,寡嫂带球跑
作者:
北慕星河
本章字数:
415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2

她起身走向殿门:“走吧,去会会我们这位”圣明”的君王。”

养心殿,炭火烧得正旺。

皇帝披着狐裘,正在批阅奏折。

殿外骤响凌乱脚步声,通政司官员满脸喜色,却又哽咽难言。

“西北捷报传来,高戎领千骑驻守西北边关,死守城门,被匈奴围城半月, 援军到时边关未破,城内百姓安然无恙,千骑兵马,只剩几百士兵。”

皇帝手中的朱笔一顿,一滴红墨晕染在奏折上,如血般刺目。他缓缓抬头:“高戎?伊裎那个偏将?”

皇帝猛地站起身,狐裘滑落在地。

他快步走到军事舆图前,手指重重按在那个边关小城的位置:“匈奴五万大军,他一千人竟然守住了?看来朕的一百暗卫功劳不小。”

史部尚书压低声音:“沈将军真是天才,在军事上运筹帷幄,特别是这次暗卫营带去的改良火药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”

皇帝眼中精光一闪:“沈辞呢?”

“依旧昏迷不醒,军报上说,中的是‘阎罗笑’”

皇帝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,转身时己换上悲悯神色:“传旨,即刻召集内阁议事。如此大捷,当厚赏将士!”

文华殿内,炭盆烧得噼啪作响。内阁五位大学士与六部尚书、御史台众人神色各异。

福公公在皇帝耳边低语: “陛下,沈夫人殿外求见。”

皇帝一愣,倒是把这事忘了:“让她进来吧。”

福公公福身退出通传,待苏黎进殿,皇帝让人给她赐座。

“沈夫人既然来了就旁听吧。”

皇帝将战报传阅完毕,沉声道:“诸卿以为,该如何封赏?”

左丞相率先出列:“陛下,高戎以寡敌众,保我边关不失,当封侯爵,赐丹书铁券!”

皇帝着龙椅扶手,目光扫向一首沉默的右丞相:“右相以为如何?”

缓缓出列,声音平静:“老臣以为,当封高戎为靖边侯,赐府邸一座,黄金千两,不赐丹书铁券,改授‘忠勇伯’世袭爵位,降等袭爵。”

殿内顿时安静下来,这一手实在高明,既给了侯爵的荣耀,又用伯爵的世袭限制了高家未来的权势。

皇帝满意地点头:“右相果真老成谋国。”

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:“朕决定再加一条,命高戎即刻回京养伤。”

他故意停顿,目光在众臣脸上扫过,宁尚书会意,立即道:“交由镇北将军李崇接手如何?李将军是陛下嫡系,忠心可鉴。”

苏黎满心嘲讽,就这样的君王,不止寒了民众的心,更是寒了边关将士们的心。

众臣山呼万岁,唯有左相眼中闪过一丝忧虑,将高戎调离边关,等于寒了将士们的心啊!

皇帝话锋一转:“众爱卿对六皇子之事如何看待?”

众臣惶恐,唯有御史大人拱手出列:“陛下,现在这个事情在民间反应极其恶劣,都要求严惩六皇子。”

皇帝抬手压了压,目光沉沉地落在苏黎身上。

他强压心底怒火,语气平淡,仿佛只是闲话家常:“沈夫人昨夜可睡得安稳?”

苏黎低眉顺目,指尖轻轻抚过袖口绣着的素白梨花:“回陛下,臣妇有孕在身,每日困乏得紧,所以睡得很好。”

皇帝微微一笑:“是吗?朕听闻六皇子昨夜遇刺前,曾去过御花园。”

苏黎抬眸,眼底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困惑:“六殿下遇刺了?陛下节哀。”

皇帝盯着她,试图从她脸上找出一丝破绽,可那张面容上,唯有恰到好处的惊愕与悲悯。

“沈夫人与六皇子,可曾有过节?”

苏黎垂眸,长睫掩去眼底冷意:“臣妇深居简出,与六殿下素无往来。”

随即为难道:“倒是前几日,六殿下曾在宫道上拦住臣妇,说……”

她欲言又止,皇帝眯起眼:“说什么?”

苏黎指尖死死攥紧帕子:“说沈家男儿死绝了,让臣妇……早做打算,臣妇惶恐,不敢多言。”

皇帝面色微沉,六皇子什么德行,他比谁都清楚。

大理寺卿余志鸿硬着头皮上前:“六殿下别院发现的那些女子……”

皇帝抬手打断,目光仍锁在苏黎身上:“朕知道了,沈夫人身子重,先回去歇着吧。”

苏黎福身告退,转身时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。

皇帝在试探她,却探不出虚实。

而她,也确认了一件事:皇帝对六皇子的所作所为,并非全然不知。

御史台大夫张恩阳拱手出列:“陛下!六皇子一案,民怨沸腾,若朝廷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,何以正纲纪、平民愤?”

他声音洪亮,掷地有声,在场文武百官纷纷侧目。

“六皇子残害无辜女子,罪证确凿,若不严惩,何以服众?”

“如今街头巷尾皆在议论,说皇室包庇恶徒,视百姓如草芥!”

“陛下!民心不可违啊。”

这是逼宫,皇帝坐在龙椅上,面色阴沉如水。

御史们敢如此强硬,背后必有推手。

皇帝缓缓开口,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意:“众卿所言极是,六皇子罪孽深重,朕绝不姑息!”

他厉声道:“即日起,褫夺六皇子封号,贬为庶人。其母妃教子无方,降为嫔位。”

殿内一片哗然,这处罚看似严厉,实则高高举起,轻轻落下。

六皇子己死,褫夺封号有何用?其母妃本就不得宠,降位分不过是做做样子,只是连累了一母同胞的七皇子。

御史们面面相觑,张御史正要再谏,皇帝却己冷声打断:

“至于涉案官员,一律严惩不贷,大理寺即日彻查,凡有牵连者,杀无赦!”

他目光冷冽,扫过在场众臣:“如此,可够?”

这是警告,皇帝在告诉所有人:适可而止。

张御史咬牙,还想再争,却见周谨安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。

他最终深吸一口气,躬身退下:“陛下圣明。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