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三年六月初九,应天府的蝉鸣浸透青石板,陈墨的乌纱帽檐沾着秦淮河的水汽,腰间罗盘却反常地指向东北 —— 那里是朱元璋的明孝陵,罗盘背面的二十八宿纹路,此刻正与孝陵神道的石像生方位完全重合。
"大人,前方就是聚宝门。" 随行的应天捕快敲了敲腰间横刀,刀鞘上新刻的齿轮纹与徐光启信中描述的 "蒸汽机奇人" 标记如出一辙,"昨日有船商报案,说货舱里的生丝被换成了青铜碎片,每片都刻着......"
话未说完,聚宝门突然传来巨响,八名抬着朱漆木箱的壮汉踉跄倒地,箱盖崩开处,露出半截缠着齿轮的青铜人臂 —— 手肘内侧刻着与唐赛儿白大褂相同的 "时空管理局" 徽记。
陈墨的掌心星轨突然灼痛,他看见街角茶馆二楼,有个戴斗笠的书生正用茶匙在桌面划出星图,与孝陵地宫的布局完全一致。更诡异的是,书生端茶的手势,正是现代实验室操作培养皿的标准姿势。
"跟上。" 苏婉儿的护心镜在衣襟下发烫,她故意踢翻木箱,青铜人臂滚落时,竟在地面映出孝陵神道的全息投影 —— 那是只有观测者才能看见的时空坐标。
茶馆后巷的青砖墙突然翻转,露出通往地底的石阶,潮湿的霉味中混着机油气息。陈墨摸出徐光启特制的荧光粉,撒在墙上显出一行小字:"第 15 号观测者,擅用蒸汽机原理重构铜人核心。"
地底工坊的穹顶悬着十二盏青铜灯,灯油竟是现代的煤油,火焰在齿轮驱动下摆出北斗阵型。中央锻造台前,赤膊的工匠正在敲打黄铜构件,每个构件上都刻着与陈墨罗盘相同的星轨。
"李长卿,别来无恙?" 戴斗笠的书生摘下帽子,露出右耳后方的齿轮状刺青,"唐赛儿大人临终前说,你的血能激活所有铜人核心,而我......" 他指向锻造台上的蒸汽机,"能让这些铁疙瘩吞掉整个应天府的时空能量。"
陈墨认出对方手中的图纸,正是他在 2025 年实验室设计的时空压缩机草图,却在右下角多了行小楷:"以明太祖之骨为锚,借应天王气重启铜人铸造。"
"你是第 15 号?" 苏婉儿的短刀抵住对方咽喉,护心镜突然吸附在蒸汽机的铜制阀门上,"孝陵地宫的明太祖骸骨,是不是己经被你们......"
话未说完,蒸汽机突然发出尖啸,齿轮转动声中,十二盏青铜灯同时爆燃,将陈墨的影子投射在石壁上 —— 那影子竟与明孝陵神道的武将石像完全重合。书生趁机按动阀门,喷出的不是蒸汽,而是与铜人碎片相同的幽蓝能量。
"徐阁老改良的神火飞鸦,能炸碎时空压缩机!" 陈墨扯下衣襟裹住罗盘,星轨灼痕在幽蓝能量中格外醒目,"苏婉儿,去点燃锻造台的煤油!"
苏婉儿的短刀划过煤油桶,火焰瞬间吞没蒸汽机,齿轮在高温中扭曲变形,显露出内部嵌着的明太祖骸骨残片 —— 胫骨处刻着与陈墨工作证相同的实验室编号 "307"。
书生发出机械般的惨叫,右耳后的齿轮刺青崩解成数据流,显露出底下的现代条形码。陈墨捡起他掉落的图纸,发现背面画着完整的明末观测者分布图,每个红点旁都标注着 "第 X 号 + 历史身份",其中 "第 15 号" 对应的,正是应天知府。
"大人,孝陵卫传来急报!" 捕快冲进工坊,手中捧着染血的《明会典》,"神道石像生昨夜集体移位,在地面摆出......" 他突然压低声音,"与您罗盘相同的星图。"
陈墨望向蒸汽机残骸,发现齿轮崩解时溅出的火星,竟在空中拼出 "观测者皆为棋子" 的字样。苏婉儿的护心镜落在锻造台上,显露出背面新浮现的刻字:"天枢钥匙共鸣度 73%,距离时空管理局总部还有......"
话未说完,地底传来沉闷的震动,应天府的方向腾起紫黑色烟雾,那是时空能量暴走的标志。陈墨的罗盘突然指向正北,那里的明孝陵地宫,正传来石像生倒塌的巨响。
"回地面!" 陈墨拽住苏婉儿冲向石阶,却在拐角处看见石壁上刻着与实验室相同的监控画面,画面里的自己正在调试罗盘,而右下角的时间显示:"崇祯三年六月初九 23:59"—— 正是他穿越的准确时间。
秦淮河的画舫依旧灯火通明,陈墨却没心思欣赏夜景。他摸着罗盘上发烫的星图,终于明白:时空管理局的每个观测者,都是用历史名人的骸骨改造而成,而他的血液,正是激活这些 "历史棋子" 的钥匙。
"陈墨," 苏婉儿突然指着河面,"那些河灯......"
漂浮的河灯里,蜡烛摆成的不是常见的莲花状,而是十二具铜人模型。更诡异的是,每盏河灯中央都放着半块玉佩,与苏婉儿曾佩戴的天枢玉佩完全相同。
远处,传来更夫的梆子声:"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 ——"
陈墨望向应天府的夜空,原本属于北斗的位置,此刻多了颗猩红的新星,拖曳的尾光竟形成 "朱元璋" 三字。他知道,时空管理局的阴谋己经从明末的朝堂,蔓延到了开国帝王的陵寝。
"去孝陵地宫," 陈墨握紧苏婉儿的手,掌心的星轨灼痕与她护心镜的微光再次共鸣,"不管他们想复活哪位先帝,都不能让历史成为任人揉捏的面团。"
秦淮河的水汽中,传来蒸汽机的最后一声哀鸣,齿轮碎片沉入河底时,竟在淤泥里拼出下一个目的地的坐标 —— 杭州府,那里,正有新的观测者,新的铜人碎片,新的时空阴谋,等待着他们。